上海学术出版“走出去”又有新成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英文版新近由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推出英文版丛书名为Public Economy and Urban Governance in China (公共经济与中国城市治理)。‘走出去’的意义在于如实客观地总结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让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情况。”丛书主编。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吴柏钧介绍,中国经济社会经历40余年快速发展后,近些年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与发达国家历史有部分类似之处,但更多体现了中国特色。在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方面,一个显菩特.
点是公共产品部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在城市化和人口制度变革的背景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社会福利需要,中国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尤其是加大对教育、卫生、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经济性和社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社会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剧变动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合理和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于私人产品部门与公共产品部门,需要全面掌握经济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并以有效机制进行资
源配置,达到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进的平衡,在发展中基本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个目标;又如,如何有效供给公共产品,特别.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从理论和实两个方面解决真实显示民众需求偏好的问题,采取合适的公共选择方式,让公众参与到公共产品项目的选择和决策体系中来;再如,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融为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激发民众参 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提高社区工作者、社区事务参与者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尤为关键,基层社会治理要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心,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环节。同时,政府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法治手段消除基层治理的"空转” 现象,建立适应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方式,摆脱社区机构及其事务的行政化困境,探索社区基层组织的去行政化改革路径,构建社区基层组织资源筹措、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事务决策中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此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绩效,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公共服务部门合法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实需求,为公共决策提供充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