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针对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状态及规律,分析广东南部沿海城市某基坑工程现状,利用Midas FEA软件设计桩锚支护结构,以此增强结构稳定性,并对设计的桩锚支护结构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深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因素为支护桩桩间距、桩径和预应力锚索预加力,项目的支护结构桩间距为1.20 m,桩长为18.00 m,预应力锚索预应力为200 k N时较为合理。监测结果说明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较好,监测方法存在可行性。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为研究区,基于SBAS-In SAR技术,利用22景Sentinel-1A影像获取了2022年5月~2023年3月期间的地面沉降速率。结果表明:沉降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局部区域差异沉降显著;重点监测点沉降量持续增加,且基本呈线性关系;预测局部区域地面沉降量将继续增加,并且差异沉降现象将继续加重。
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深入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下垫面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分析了下垫面变化如何影响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水文循环,包括地下水流、径流和蒸发过程的改变,探索了由下垫面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城市洪涝、热岛效应和水资源短缺。为解决这些挑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和建议,强调了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友好城市设计和有效的雨水管理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生态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对地下管线在基坑开挖中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采用地基模型改进、管线模型简化和边界条件设置等技术手段进行方法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表超载条件下,管线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都显著增加,分别约为原来的2.6倍和4.4倍,最大竖向位移约为3.1 mm,最大水平位移约为-4.2 mm。同时,竖向和水平弯矩增幅达21.2%和37.8%,表明地表超载对管线的位移和弯矩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对水平位移和水平弯矩的影响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