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科技2023年6月,吉林省图们市某牛场黄牛出现贫血、消瘦、反刍障碍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为分析病牛的发病原因,对其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和PCR检测。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形巴贝斯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均为阳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试验获得的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与日本株亲缘关系较近;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吉林株与韩国株亲缘关系较近。该文为吉林省牛卵形巴贝斯虫病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子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虫媒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于世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常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旦感染,病猪常表现出体温升高、母猪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红肿及神经症状。如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则可导致病猪急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也可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并可在人与动物及不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和交叉感染,严重威胁人与动物的健康,极大阻碍全球养殖产业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本次诊疗中,结合病猪表现的临床症状、养殖户用药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确诊该病为藏香猪的乙型脑炎。采用磺胺二甲氧嘧啶钠+头胞噻呋钠对病猪进行治疗,1周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为促进母牛产后子宫恢复和提高母牛受胎率,该文根据母牛分娩难易程度,分别论述了母牛胎衣正常排出和胎衣不下2种情况,对母牛采取的助产方法和子宫处理方法,以及母牛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进而减少母牛繁殖障碍和提高母牛繁殖效率。1只4月龄家养短毛猫,在就诊前3 d出现呼吸加快的症状。在畜主带患病猫注射疫苗时,该猫再次表现出呼吸急促、腹式呼吸为主等症状。通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血压测量、猫脑钠肽(F-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F-BNP)、X射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对该病例进行诊断,最终确诊该猫患有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采用氧合治疗法帮助呼吸功能恢复,匹莫苯丹治疗室中膈缺损,氯吡格雷预防血小板聚集,患病猫在住院吸氧用药治疗1 d后情况好转。该文详细地介绍对患病猫身体指标的检测以及治疗方案,为TOF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仔猪腹泻是指仔猪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消化机能不健全,尤其是在出生后3~5 d内,消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肠道功能不健全,免疫力低下,易受细菌、病毒、霉菌毒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侵袭而发生腹泻。仔猪腹泻不但使仔猪的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甚至造成死亡,还会使仔猪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引起营养不良、抗病能力下降以及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从而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同时也影响种猪群的繁殖性能和产品品质。目前,虽然在我国猪场已广泛应用抗生素来防治仔猪腹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其耐药性不断增加。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奶牛奶羊场的布鲁氏杆菌病净化对于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农区的布病人间感染尤其更值得重视。该文主要首先论述陇南礼县的乳用牛羊的存栏现状及历史上布病流行概况,其次论述检出阳性畜的奶牛场和奶山羊场的基本情况和检测净化过程,最后论述强化措施,从而建立一套农区立体的奶牛、奶羊的布病综合防控体系。近年,猫“食肉天性”的特点被广泛普及,多种来源的肉类出现在宠物食品中,该文就市场上常见肉类的营养成分及功效、常见肉制品的形式及肉类在宠物食品上的加工工艺展开论述,简单概括不同肉类及肉制品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随着养殖场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设备集约化越来越复杂,所有的设备都得用上配电装置,农民用电意识浅薄,没有用电常识,所以养殖场用电安全普及化培训迫在眉睫。
为促进四川省泸州市畜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该文从全市畜牧业发展的动态演进与区域差异2个角度出发,基于全市2013—2022年畜牧业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全市畜牧业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存在较大结构调整空间及增长潜力,在区域差异方面全市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并呈现出单极化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关建议。畜禽遗传资源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加强我国畜禽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存在资金匮乏、保护主体单一、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为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需要通过法治推动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规范化,多元化畜禽遗传资源法律保护主体,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形成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双重保护体制。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社官网,本站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咨询与交流服务。
本站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整理。如涉及到版权问题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15550185959,联系邮箱:zgqkgw@163.com(收到邮箱后会及时处理)
工信部备案:鲁ICP备2021026002号-6